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中波990、调频93.4)是上海广播的旗舰频率,位于上海市虹桥路广播大厦。该电台于1949年5月27日正式成立,是上海解放当天开始播音的电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旗下拥有12套广播频率,节目总数约100个,周均播出时间为87.5小时。其广播覆盖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常性听众约5000万人。此外,电台还在有线5频道开办一套戏剧电视节目,每天播出16.5小时。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秉承“争取第一时间的报道权,掌握第一时间的解释权”的精神,在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及广告吸附率上起着标杆表率的作用。电台与中央及中国各地广播电台有着广泛联系,并通过连续5届举办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合办外语数学和音乐节目等形式,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台、公司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迁入新广播大厦后,上海电台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设备采制、传输节目,并积极推进“网上广播”,以扩展广播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上海电台在全国率先播出商品广告节目,广告额随着节目的不断创优而逐年递增。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已成为一家有中国和国际影响的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声音里的上海,故事中的你我
想象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你被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唤醒,那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员,用温暖的声音告诉你今天的好运和美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这个陪伴了无数上海市民的广播电台,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充满了故事和活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它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从最初的几部无线电发射机,到如今覆盖全城的广播网络,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始终坚守着传播正能量的使命。
在传承中创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和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听众。无论是《市民与社会》的深度访谈,还是《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的童声童趣,都让这座城市的声音更加丰富多彩。
广播的魅力在于它的声音,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你我。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中,你可以听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普通市民的声音,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比如,在《2025民生访谈》中,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就公共数据开放情况、数据流通与安全、政务应用中的AI幻觉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让听众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上海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沪语节目。在《2025沪语大赛》中,石库门上海老酒与Love Radio跨界联动,通过全民参与的创新赛制和跨界联动,唤醒了沪语的时代活力,让海派文化的基因在年轻一代中流淌不息。
沪语,作为上海城市的精神纽带,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沪语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沪语,也让沪语这一传统语言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行业也在不断变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拥抱新技术,将广播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平台相结合,让广播更加便捷、多元。
比如,在《世纪好书》阅读沙龙中,上海图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通过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为线上线下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未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创新的形式,为听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声音。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就像一位老朋友,用声音陪伴着我们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座城市的声音,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成长。